中英修辞学对比研究:理论与实践——顾曰国教授

发布时间:2019-09-25浏览次数:227

924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专家顾曰国教授在越洋教室为我校大学外语部全体教师做了题为《中英修辞学对比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戚宏波主任主持,吴国良教授英语学院感兴趣的教师及大外部全体教师参加了讲座。

  顾曰国教授从四个方面就中英修辞学对比研究进行了宏观的阐述:一、中英语言历史发展概貌。顾教授先对中英修辞、中英修辞学的历史发展进行了宏观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修辞学的两大传统,即人文传统和文体风格传统。中国的修辞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代,但中国缺乏像亚里士多德Rhetoric那样的系统性的理论构建。在此基础上,顾教授提出了一套创新性的研究框架,从场合、参与形式、权力关系、首要利益、道德准则、讲话目的、动机、反作用力和哲学基础这九大方面就西方人文传统的修辞学与我国的历史之“说”进行对比研究。二、希腊罗马修辞学与英语修辞学的对比。在修辞学人文传统之中,古希腊人关于劝说理论“五艺”模块最为突出。随着历史的发展,此“五艺”中的“Style(文体风格)”为修辞学的第二大传统。关于文体风格传统,顾教授主要介绍了LeechCrystal以及Short这三位标志性的学者,然后进一步阐述了“Style(文体风格)”分成了五种发展趋势,即linguistic stylistics(语言文体学),literary stylistics(文学文体学), cognitive stylistics(认知文体学), corpus stylistics(语料库文体学), forensic stylistics(法律文体学)。三、西方修辞学在五四前后的中国的发展。“修辞”与“修辞学”是两个不同的学术概念,修辞学是建立在修辞行为之上的理论体系。在此中外修辞学的碰撞与交流中,中国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即引进派、国粹派、折中派、古今中外派。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英国的修辞学走向衰亡,语用学逐渐兴起。而当时的中国正在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这场可以被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促进了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兴起与发展。四、中西修辞学、语用学对比与借鉴。顾教授以古希腊轴心时期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为例,从现象、观察、反思和理论这四个方面对“文艺复兴”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进行了对比与鉴赏。顾教授阐释充分、风趣幽默、事例生动、深入浅出、寓教于理,赢得了老师们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肯定。

 最后,吴国良教授从知识面的广度、理论的深度这两个方面对顾教授的讲座进行了高度评价,并号召青年教师学习顾教授四十年学术坚持的精神,扎扎实实搞科研、认认真真做学术。